您的位置:继续教育 >> 学术论文
继续医学教育概述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倍增,而且知识的老化速度日益加快,周期急剧缩短。传统的一次性教育已不能适应人们获得知识和未来工作的需要,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带来职业转换的需要,终身教育逐渐成为当今的一种国际教育思潮。面临着教育观念、医学模式和医学科技飞速发展的新形势,继续医学教育在提高我国卫生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的活动中,在适应现代化建设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需求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继续医学教育的概念

  继续教育是随着终身教育思想影响的扩大蓬勃发展起来的,继续教育既是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终身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和实施。继续医学教育则是终身教育思想在医学教育中的体现。

  什么是终身教育、继续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

  医学教育连续统一体包括基础医学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研究生教育和住院医师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三个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的阶段。

  在我国的现实情况下,医学院校毕业后含本科或专科,皆可进入继续医学教育,更扩展凡从事医学的工作者皆可进入继续医学教育阶段接受培训。由于我国的院校医学教育分为专科、本科,甚至还有中专层次毕业生,他们毕业后都是直接走上医务工作岗位的。因此,我国的继续医学教育还包括一部分为改变专业和提高学历层次的医务工作者提供的成人教育。

  我国医学教育模式由基础医学教育(高等医学院校三、五、七、八年制院校)、岗位培训性质的毕业后医学教育(医学研究生教育、住院医师培训)和知识更新性质的继续医学教育三部分组成……

  二、继续医学教育的特点

  在医学教育连续统一体中,继续医学教育的任务和对象决定了继续医学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使继续医学教育具有独自的特点。

  1、教育目标的实用性、多样性

  为满足科学技术和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的需要,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生活追求的需要,我们必须改变过去那种培养目标单一、培养对象同一的封闭、低效的管理模式。继续医学教育是针对不同目的、不同的人,采用形式多样、针对性、实用性强的教育活动。

  2、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先进性、前沿性、前瞻性

  继续医学教育内容十分广泛,凡是与本专业有关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都属于继续医学教育的内容,所以既可以是本专业的新理论、新技术,也可以是相关专业的新知识、新方法,其特点是符合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

  3、教育对象的广泛性,教育方式的灵活性

  教育对象广泛化,是指尽管继续医学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卫生技术人员,但凡愿意了解医学卫生保健知识和技能的,不分其阶层、性别、种族、教育水平、区域、职业,都可以被当作继续医学教育的对象。

  4、办学实体与功能的多样性

  办学实体,指继续医学教育办学实体具有多元化特征,表现在其办学机构的多种多样。目前,全国已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继续医学教育的组织领导机构。各医科院校、各医药卫生、防疫单位也都建立了继续医学教育组织。各专业学术团体也举办各种类型的项目。

  想知道其他国家是如何组织管理继续医学教育的吗?

  三、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由于各国制度不同,继续医学教育的组织管理方式也各异。

  (一)以医学专业学会为主,医学院校、有条件的医院共同组织管理

  这种方式在欧、美发达国家较为普遍。英国的继续医学教育是由皇家医学会、医学院、各大医院以及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在一起统一协调开展的,其培训中心设在医学院,并由医学院副院长分管或派人担任地区毕业后教育委员会教务长,负责本地区毕业后教育工作。毕业后教育的质量主要通过皇家医学会会员资格考试来保证。同时还由皇家医学会各具体专业人员组成一个高等训练委员会,负责制定各具体专业的训练计划,并组织专家到培训医院视察,以保证训练水平,并决定岗位的分配。

  美国的毕业后教育、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政府只负责立法。有关住院医师培训计划,培训后的资格认可均由美国医学会和毕业后教育认可委员会负责。凡担任毕业后教育的医学院、医院和培训中心均由他们批准认可。

  (二)进修学院组织和协调继续医学教育

  这是独联体继续医学教育的特点。独联体各国及各地方医师进修学院,除举办各种毕业后教育、继续医学教育课程外,还根据卫生行政部门的决定,负责组织、规划工作,把大量的教育单位和医院组织起来形成一个继续医学教育网络,并通过研究、评价来保证继续医学教育的质量。

  (三)毕业后教育由政府管理,继续医学教育由学术团体管理

  这种管理方式在日本较为明显。有关毕业后教育的程序、立法和管理均由日本后生省负责认定。但日本也有政府官员、专家教授共同组成的毕业后临床教育委员会,作为官、民最高咨询机构,协助政府管理和制定有关政策和法令。

  四、医师培训概况

  1、住院医师培训

  我国卫生部“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规定:住院医师培训实行两个阶段(3+X)的培养模式。第一阶段进行2年左右的轮转培养。经考核合格进入第二阶段3年的专科培养,期间完成住院总工作半年以上。住院医师在培训期间完成大纲规定的临床实践时间、病种和病例、医学理论、临床技能、病历质量、专业外语、临床教学能力等的要求。经考核合格者可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住院医师培训包括全科医师培训和专科医师培训两个阶段。

  2、全科医师培训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疗卫生资源与社会需求矛盾的加剧,专科教育与全科教育的关系问题,更加引起人们的重视。促使“有管理的保健”模式在美国迅速发展,参加到“有管理的保健组织”(MCOs)的人数达1亿人以上;在英、德、法等国,则将社区医学与社会医疗保险融为一体。这些发展趋势,促使初年制医师的继续教育模式,除了专科化培训外,还必须加强面向社区与家庭卫生服务的全科医生培训。

  3、国外专科医师培训

  专科医师培训是在全科医师培训的基础上进行的。专科医师的培养世界各国都有较为丰富的经验和各自不同的特点。

  英国医学毕业生在完成注册后,要经过两年左右的临床综合培训,才可能进一步接受专科培训。这种综合轮转后的专科培训方式在日本也极力倡导。

  前苏联医生则实行早期专门化的培养。医学生毕业前的一年,即大学六年级就实行专科训练,毕业后再继续进行一年的专门化培训,而成为一名合格的临床医师。

  法国在1984年医学教育改革后,规定专科医师只能通过住院医师这一途径培训,并实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践为主的培养方式。医学毕业生要取得专科医师培训资格,必须要经过住院医师实习期的竞争性考试。专科培训年限4~5年左右。

  德国采用定量化培训的方式。例如:他们明确规定,一个普通外科医生要做到300个主刀和100~300个与专业有关的手术方能合格,而且还规定应掌握的手术范围,如阑尾、肠切、胃切等各应做到多少例等。达到培训规格要求后,方可向医师协会提出参加专科医师资格考试的申请。

  美国住院医师培训时间为3~8年。分为实习医师、初级住院医师、专科训练或高级住院医师培训三个阶段。美国医学生毕业后即获得医学博士(M.D.)学位,通过本人申请和医院挑选,进入一个医院作实习医生1年,通过国家医学考试委员会第三部分考试(NBMEⅢ)后,方可取得行医执照。美国的住院医师培训时间各科有所不同,但均包括第一年的实习医师阶段和最后一阶段的专科训练。专科训练结束后,经专科委员会考试合格,取得专科医师证书。

  从以上各国的情况来看,临床医师专科训练基本上都是在住院医师培训的基础上进行的,培训年限视各专业不同,一般在3~8年之间。培训多采用医学生毕业后直接送入二、三级学科,进行分阶段培养的方式,但随着各国医学教育水平的提高,医师数量的增加和对医师的进一步要求,有逐步加强综合基础培训的趋势。

  4、资格认可与证书授予

  世界各发达国家医学生毕业,并在完成住院医师培训后,一般都授予相应的资格。主要有通科医师证书,专科医师证书、会员资格等几种形式。美国、加拿大医学生毕业后,即取得博士学位,临床医师培训不搞研究生学位制度,其目的是培养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临床医师。毕业后完成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培训后,考试合格分别授予通科医师和专科医师的证书。在美国这些资格证书并无法律效力,但它在公众心目中有很高的威望,只获得此证书才有资格担任社区医师或加入专科医师协会。取得专科医师证书后,如在公立医院任职,薪水要比未取得证书的非会员专科医生高15%。

  5、医师资格的再认证制度

  继续医学教育作为一种高层次的自我教育,医生们都有着相当的自觉性、主动性,是建立在自愿基础之上进行的。因此,在多数国家不再进行考试。但在一些国家正在制定或实行重新认证,向制度化、规范化努力,并以此间接影响今后继续医学教育的政策。目的是使继续医学教育对提高医师质量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关内容
 ·中医医师/助理实践技能考核概述 [2006-10-26]
 ·2006年卫生资格考试大纲——卫生毒理学概述(公共卫生、职业卫生公用部分) [2006-10-17]
 ·北京大学医学部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试行办法 [2003-10-12]
 ·陕西省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实施细则 [2002-10-12]
 ·关于申报2007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通知 [2006-10-12]